張曼玉,這個名字影響了一代人,當年那個調皮、機靈的小女子成長為了風靡全球的電影大咖,但很少有人知道張曼玉雖然是以香港小姐出道,但她當年也只能屈居於港姐亞軍,而冠軍則花落楊雪儀。
時至今日,又有幾人知道楊雪儀這個名字?又有誰知道她曾經因為和周潤發拍攝了[[大尺度]]電影而被罵到退圈?事業受到打擊後又遭到了生活暴擊:交往多年的未婚夫意外去世,自此之後,楊雪儀一生未婚。
她是怎麼將一手好牌打爛的呢?
意外爆冷,獲得港姐冠軍
1983年,楊雪儀參加了當年的香港小姐競選,當時同時參加競選的還有張曼玉。
售貨員出身的張曼玉,展現了不同於以往的香港小姐的調皮氣質,尤其是一對小虎牙特別招觀眾喜愛,所以當時對於民間對於張曼玉的奪冠聲音是非常強烈的。
但可惜的是,香港小姐是評委制,而不是大眾投票制。因此,人氣並沒有張曼玉高的楊雪儀,反而意外爆冷獲得了當年的香港小姐冠軍,而張曼玉只能屈居於亞軍,並獲得了當年的最上鏡小姐獎。
與張曼玉選擇主攻演藝圈不同,楊雪儀在最初是選擇主持人行業的,參與了《香港早晨》的節目主持。
逃離無線,轉向演藝圈
可能最初進入主持人領域就是無線對楊雪儀的安排,在與無線簽約滿一年後,1984年,楊雪儀也開始了自己的演藝事業。這時候的張曼玉也才剛剛開始接觸影視劇,也還沒有確立自己後期的冷豔風格。
所以,最開始的楊雪儀和張曼玉,演藝圈的差距並不明顯。
1984年,楊雪儀拍攝的第一部電影就是和梅豔芳搭檔的《歌舞昇平》,同年又出演了王晶導演的《我愛羅蘭度》;而這時候,張曼玉也開始出演王晶的喜劇電影《青蛙王子》,並憑藉《緣分》中Monica一角獲得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獎,對,就是張國榮和梅豔芳主演的那部愛情電影。
不甘人後,選擇一「脫」成名
1985年,加盟嘉禾影業的張曼玉成為了成龍執導的電影《員警故事》的女主角,也是憑藉此片的精彩表現,張曼玉受到了電影圈的廣泛關注。
可能是因為奪得港姐冠軍時的輿論壓力,也可能是本身性格比較倔強,楊雪儀在拍攝了幾部電影后知名度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,選擇了一條捷徑之路:想以「脫」成名。
因此,1986年,楊雪儀在周潤發與林青霞主演的電影《夢@中@人》中大膽上演了一場激情戲,不僅全部裸露上身,還與周潤發主演的男主角演繹了[[大尺度]]chuang戲。
但令楊雪儀沒想到的是,她這一脫確實招來了知名度,卻是「嘲諷」的質疑聲,認為她為了紅不擇手段。
以現在的流行詞語來看,楊雪儀可能就是沒什麼觀眾緣,所以在獲得港姐冠軍時受到質疑,在她認為「為藝術獻身」時,被觀眾嘲諷為了紅而已。
傷心之余,楊雪儀選擇了退出娛樂圈。
一個選擇,完全不同的道路
在楊雪儀陷入輿論壓力時,張曼玉卻在演藝圈混的風生水起,等楊雪儀冷靜了4年再度複出時,張曼玉已經獲得了不斐的成績:
主演的愛情電影《玫瑰的故事》上映後刷新了香港文藝片的票房紀錄;
遇到了自己的表演啟蒙老師王家衛導演,並拍攝了《旺角卡門》,獲得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;
憑藉劇情片《人在紐約》獲得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;1990年,更是拿下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、義大利都靈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、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、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提名等多個重量級獎項。
此時再次複出的楊雪儀,只能出演一些質量不那麼上乘的電影配角。
唯一一部叫好不叫座的電影是《自梳》,她還是配角,甚至一些電影海報根本不會出現她的名字。
楊雪儀與張曼玉兩個人的人生,自此大不相同。
事業之外,更受打擊的是生活
與不太順利的事業相比,楊雪儀的生活也並不順利。
楊雪儀有一位交往多年的員警男友,並且當時二人已經訂婚。但是不幸的是,正當壯年的未婚夫卻因為突發心臟疾病而逝世,此事對於楊雪儀的打擊非常大,也因為兩人感情深厚,楊雪儀自此之後一直單身,至今未婚。
複出後並不順利的楊雪儀,最終選擇了幕後工作,最近的一次消息還是她擔當了吳宇森執導的電影《赤壁》幕後工作人員,還笑稱:自己只是吳宇森的幕後職員。
個人性格,決定了她的選擇
從楊雪儀的每一次選擇來看,她就是一個性格倔強但「玻璃心」的小女生,此處的「玻璃心」是指她心理承受能力較差,並沒有對娛樂圈的非議和質疑做好自我處理,過於關注大眾對她的輿論壓力。
畢竟,在娛樂圈以「脫」遭到質疑的並不止她一個,拿舒淇來講,她遭受的輿論壓力並不小,但是她依然堅持自我,勤勤懇懇演戲,最終靠作品贏得了觀眾的喜愛和好感。在拿到金馬獎影后後,舒淇終於獲得了肯定,其經紀人也在感慨之余透露了舒淇曾經立下的誓言:「我一定要把脫掉的衣服,一件一件穿回來」。
最終,舒淇成功了,而楊雪儀在付出了代價之後選擇了退縮,也失去了以巨大代價換來的珍貴機會。其實很多事情,只是需要堅持二字。
本世紀初楊雪儀開始轉型幕後,比如在吳宇林執導的電影《赤壁》中,她就曾擔任策劃,希望她能夠有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