×

搜索

搜索站內資源

張藝謀女兒張末,兩次嫁給外國人,原因令人唏噓,如今她怎樣了?

古月 2023/01/09

作為一名導演,張藝謀毫無疑問是成功的。

老天給你打開一扇門,會同時為你關閉一扇窗?

事業上順風順水的張藝謀,感情之路卻充滿了坎坷與荊棘。

他經歷了三段感情,才最終和小自己31歲的陳婷結婚,而且有了三個孩子。

張藝謀和肖華是國中同學,正是情竇初開的年齡,他們互相產生了好感。

張藝謀對肖華有了異樣的感覺,但畢竟年齡太小,雙方都把這種朦朧的感情深深埋藏在心底。

眼看就要畢業了,張藝謀要去下鄉,再不說,也許以后就沒有機會了。

他這才對肖華表明了心跡。

肖華也喜歡他,兩個情竇初開的年輕人憧憬著美好的未來。

但肖華的父母看不上張藝謀,他怎麼會配得上自己的女兒?

下鄉之后的張藝謀就給肖華寫情書,情真意切,字字珠璣。

肖華的心被融化,不顧父母的反對,來到了張藝謀下鄉的地方和他同甘共苦。

生活再困難都不怕,因為愛人就在身邊。

回城后,張藝謀和肖華都分到了電影制片廠,兩個人決定時機成熟就結婚。

肖華的父母還是態度堅決,他們不同意女兒的婚事。

張藝謀沒少給肖華家扛煤球,信誓旦旦的保證,以后一定會讓肖華過上好日子。

1978年,張藝謀和肖華攜手步入婚姻的殿堂。

年輕的張藝謀有一顆不安分的心,他想去北影學習,期望自己有朝一日能成為一名導演。

夢想在沒有開花結果時,往往看起來像個笑話。

家人朋友都勸張藝謀,有個穩定的工作就行了,想當導演,這不是癡人說夢嗎?

這時候,肖華默默的站出來,鼓勵張藝謀,讓他大膽去嘗試,說不定,實現了呢?

可以說,沒有肖華的支持,就沒有張藝謀的今天。

張藝謀進了北影,他不但沒有收入,還得從家里拿生活費。

那幾年,肖華默默的扛下了所有。

1982年,張藝謀從北影畢業后,進入廣西電影制片廠,妻子的壓力這才小了一些。

不久,肖華生下了女兒張末。

張末的童年里,只有母親,因為這時的張藝謀,為了事業,根本就顧不上這個家。

一分耕耘一分收獲,張藝謀的努力總算沒有白費。

1987年,《紅高粱》籌拍,導演是張藝謀。

他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這部電影上,高粱是找當地的農民種的,吃住都和演員在一起,鞏俐也曬成了農婦。

《紅高粱》一炮打響,張藝謀名利雙收,進入一線導演行列。

同時,進入他心里的,還有鞏俐。

他和鞏俐因戲生情,擦出了愛情的火花。

他決定向妻子攤牌。

肖華看到幾個月不見的丈夫,很心疼,趕快下廚給他做好吃的,女兒張末也圍著父親,像一只快樂的小鳥。

但肖華等來的,是一句話:我們失婚吧!

肖華默默的同意了,她明白,丈夫的心已不在她這里。

張末選擇跟了母親,只是,她從此就恨上了鞏俐。

是她,搶走了自己的父親。

張藝謀和鞏俐在一起了8年,最終還是沒能給她一個名分。

鞏俐等不下去了,轉身和別人結了婚。

張末以為機會來了,她希望父母和好。

結果張藝謀轉身就娶了小自己31歲的陳婷,還一口氣生了三個孩子。

張末和鞏俐成了好朋友,又開始恨比自己大2歲的陳婷。

張末想當一名導演,張藝謀不同意。

他把張末送到了國外的大學學習建筑,現在的張藝謀,能給女兒提供最好的條件。

肖華一直還單身,張末不放心,想讓母親跟自己一起去國外,肖華沒同意。

在國外學了一段時間建筑,張末還是想當導演,張藝謀答應了女兒。

她于是進入紐約大學電影學院學習。

導演沒當成,她卻給自己找了個外國男朋友托維。

肖華和張藝謀都不同意,張末一句話擋了回去:你們都沒能經營好婚姻,沒資格管我!

張末和托維結了婚,張藝謀只好飛過去祝福他們。

戀愛和婚姻是兩碼事,等張末明白,為時已晚。

婚前那個百依百順的男友,成為自己丈夫后,就像換了個人。

而且還對張末動了手,張末為了維持這段婚姻,扛下了所有。

但她換來的,是丈夫的變本加厲。

張末哭著給張藝謀打電話:「爸爸,托維又打我!我不想和他過了。」

「爸爸支持你,馬上和他離,一天都不要過了,我永遠是你堅強的后盾!」

張藝謀虧欠女兒太多,哪怕以后自己養她一輩子,也不會讓她在異鄉受苦。

在父親的支持下,張末和托維離了婚。

回國后,張藝謀一直都在幫助張末發展事業。

只是,這孩子再也不相信愛情,她對婚姻有了陰影。

雖然母親一直開導她,但她還是小心翼翼,如履薄冰。

孟丹青是一名外國人,他喜歡上了張末。

他用實際行動獲取了張末的芳心,兩個人領了證。

這次,張末選對了。

孟丹青婚后對張末非常好,結婚沒幾年,他們生下一對兒龍鳳胎,家庭幸福美滿,張末也算有了一個不錯的歸宿。

我想說的是,父母的婚姻對孩子的影響是一生的。

母親的遭遇是張末心里永遠揮不去的痛,她兩次都選擇嫁給外國人,個中緣由令人唏噓不已。

但,我們還是堅信,這個世界,有完美的愛情。

它和名利無關。

即使平凡如我們,也希望萬家燈火,有一盞為你點亮,那個人,就在燈下等你歸來。

此生,足以!

希望,溫暖一直都在!

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